前身
编辑
1922年5月19日,全俄共青团代表大会决定成立红色少年先锋队组织,当时译为劳动童子军。会议建议中央根据少年儿童年龄的不同,分别建立少年组织和儿童组织。1931年6月17日,共青团中央通过《关于儿童运动决议案》。决议指出:在苏维埃区域内,应组织统一的“共产主义儿童团”,工农出身的儿童皆可加入。儿童团的标志是红领带;儿童团的口号是列宁逝世后命名的“列宁少先队”誓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儿童团的仪节是举手礼。1932年1月8日中央苏区少年先锋队总队部机关报《少年先锋》创刊。1月21日至25日全国苏区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开幕式。宣布少先队“是苏维埃强有力的保卫者”。[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的儿童团等。1924年成立的劳动童子团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任弼时借鉴西欧各国和苏俄劳动童子团组织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五卅运动后的实际,“为了养成将来的无产阶级战士,提高对新生无产阶级的教育,我们应该开始这种工作”,“务使劳动童子团的组织能扩大而普及全国贫苦儿童群众中”。[12]《中央关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依据少共国际最近关于少先队的指示来总结少先队的丰富的经验,广大组织少年先锋队。[13]1932年《中央关于红五月运动的决议》决定少先队由共产党员,工人群众的干部来领导。[14]赤少队大部分表现出没有自卫的能力,调动着去配合红军作战,则发生开小差和逃跑[15]。在1927年建立了共产儿童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编辑
1951年,《中国少年儿童》杂志上的少先队员形象。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1950年,共青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开展了“三要三不要”。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进行“小五年计划”。11月,共青团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1954年6月1日,根据党中央的决议,共青团中央正式公布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
1955年,举行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1958年6月,中国共青团三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公布誓词。内容为,“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好好工作,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1960年,共青团中央召开第四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坚持少年儿童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的报告。1962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为更好地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而奋斗》的报告。
文化大革命时期,少先队工作陷入停顿,而“红小兵”组织逐渐兴起替代。但由于执行了评定标准,文革时期大多数少先队员并未加入红小兵。
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大宣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1979年,共青团中央召开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1984年7月25日至8月4日,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和辅导员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上通过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即全国少工委。
2005年6月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少工委委员。2010年6月1日至2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少工委委员。2015年6月1日至2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少工委委员。2020年7月23日至24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少工委委员。
少先队队章全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章程曾在2000年6月3日在第四次全国少代会上修订,现行章程是2020年7月24日在第八次全国少代会上修订通过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