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揠苗助長

注 音ㄧㄚˋ ㄇㄧㄠˊ ㄓㄨˋ ㄓㄤˇ

漢語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釋 義揠,拔起。「揠苗助長」指拔苗以助其成長,反而讓苗枯死了。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典出《孟子.公孫丑上》。

典故說明戰國時,大思想家孟子曾經舉宋人揠苗助長的故事來說明,養浩然正氣是必須藉由經常積累正義所產生,而不是偶然行義就可以得到的。要將行正義之事牢記於心,卻不可用不當的手段助長它。他說:宋國有一位農夫,一直擔心他的秧苗長不大,就到田裡把所有的苗都拔高一點。疲憊地回到家後,告訴家人說:「今天真是累死了,我幫助秧苗長大了。」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裡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經枯死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揠苗助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用法說明語義說明比喻為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方法失當」的表述上。

例句

學習須漸進有功,一味跳級求深,無異於揠苗助長。你一下子給花施這麼多肥,小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練習技藝總須循序漸進,貪求速效,往往揠苗助長罷了。做事宜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揠苗助長,反而容易失敗。別相信這些速成班,他們用的都是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現在許多家長恨鐵不成鋼,不惜揠苗助長,結果受苦的是孩子。父母教育子女難免求好心切,但不可揠苗助長,以免收到反效果。你不顧孩子資質,硬要孩子變成資優生,小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辨 識近義成語狃於急效、欲速不達反義成語按部就班、盈科後進、循序漸進

形音辨誤揠,音ㄧㄚˋ。拔的意思。不可寫作「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