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de and Prejudice
本書圍繞著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地主鄉紳貴族的情感和婚姻問題。
女主角是20歲的伊麗莎白·班奈特,她機智、聰慧、善良。她父親贝内特先生多數時間藏在書房裡,避開妻子贝内特太太。贝内特太太缺乏教养和远见,只想把五個女兒都嫁給有錢紳士。由於沒有男性继承人,贝内特家不多的財產在贝内特先生死后要女兒們的遠親柯林斯先生來繼承,贝内特太太和其他未婚的女兒可能會無家可歸[註 1]。
賓利先生最近租下了贝内特家附近的尼日爾斐莊園,同住的還有他的兩位姐妹──賓利小姐和已婚的赫斯特太太,後者的丈夫徒有風度,沒有多少財產。班奈特太太知道賓利先生每年有五千磅的收入,心情激動,渴望把女儿嫁给賓利先生。不久,賓利先生去了倫敦一趟,帶回了他的朋友達西先生。他們參加了在梅里屯的一場公共舞會。舞會開始時,人們公認每年有高達10,000英鎊的收入的達西先生是最棒的。然而,聚會進行到一半,鄰居們就发现達西先生並不討人喜歡,因為他自命比身邊這些「鄉下人」要高貴。班奈特家的人特別討厭他,因為達西先生怠慢了伊麗莎白。當賓利先生建議達西和伊麗莎白跳舞時,達西卻說:「她還沒有漂亮到可以打動我的地步。」但賓利先生卻被公認為是個優秀的,令人愉快的紳士,而他對伊麗莎白最親近的姐姐──简的愛慕也相當明顯。
傲慢與偏見
然而達西先生却对伊麗莎白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感情,但他竭力隱瞞,后来发现伊丽莎白的家人举止粗俗,而且亲戚的地位也不高,使他很矛盾。而伊麗莎白一直不知道高傲的達西先生已经愛上了她,而且愛慕越來越深。後來,班奈特先生宣佈一位客人將來訪。眾人興奮地猜測來客是誰,發現原來是她們的遠親柯林斯先生。柯林斯是個嘮叨勢利,令人讨厌的牧師,將宣讀《對年輕女性的佈道》之類的道德書視為「愉快夜晚活動」。他尋找一切機會提及他的女贊助人凱瑟琳·德·鮑爾夫人,像哈巴狗一樣對她阿臾奉承。因凱瑟琳夫人勸他得找個妻子,柯林斯便在他「可憐的遠親」中尋找人選,认为这样就不会让贝内特家的财产落入别人之手,对双方都有好处。柯林斯原屬意的是简,但得知她「幾乎已經和賓利先生訂婚」之後,開始將目光轉向可愛的伊麗莎白。伊麗莎白自然不肯嫁他,但班奈特太太極力支持這門婚事,甚至試圖強迫伊麗莎白首肯。然而,明白事理的班奈特先生卻對伊麗莎白說:「如果你不嫁柯林斯先生,你母親不理你了,但如果你嫁的話,便是我不理你了。」,從而表示支持愛女的決定。與此同時,伊麗莎白認識了一位軍官,韋克翰先生。韋克翰先生英俊迷人、風度翩翩,令伊麗莎白迅速傾心於他。但他們二人有次談話,韋克翰竟告訴她:達西先生違背了他亡父的意願,令韋克翰失去了本来唾手可得的財富和機會,伊麗莎白聽後,更加厌恶達西先生了,並盡量避開他。
被拒絕後,柯林斯先生轉而向伊麗莎白最好的朋友夏洛特·盧卡斯求婚,夏洛特答應,二人很快結婚了。班奈特太太非常失望,但讓她更失望的是不久賓利先生突然搬回伦敦。简無比痛心,母親的長吁短歎更使她難過。伊麗莎白應柯林斯先生和夏洛特新婚夫婦之邀,去參觀他們教區,在凱瑟琳·德·鮑爾夫人的羅新斯莊園看見達西先生,他是凱瑟琳·德·鮑爾夫人的姨侄。達西先生幾番爭扎,當面向伊麗莎白承求婚,但他告白的態度仍是傲慢,伊麗莎白大為驚訝,但因為達西先生的態度、韋克翰先生之前的指控以及達西先生曾阻撓賓利和简在一起,憤怒的她告知達西:「即使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死光了,(她)也不可能同他結婚。」
第二天早上,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在散步中相遇。达西交给伊丽莎白一封信,然后冷冷离开。信中达西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写道,除了她那些舉止粗俗、令人尴尬的亲戚外,他見简看上去无动于衷,以為她並不真心愛賓利,思考再三才勸朋友放棄。伊丽莎白也承认,简矜持的个性使得其他人难以确定她的真心。同时,达西也揭露了韦克翰花花公子、投机取巧的真面目。达西以前的行为有了新的合理解释,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也逐渐消除了。
後來,伊丽莎白和她的舅父母嘉蒂纳夫妇同偕旅行,并参观了达西先生居住的彭伯里莊園。在莊園内散步的时候巧遇达西,达西的行为举止显得亲切了许多。伊丽莎白这才發現,原來他的傲慢后面隐藏着真诚、慷慨的本性,對他開始有所改觀。
但當二人正在增进感情的时候,卻突然收到消息,得知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亚私奔了。由于伊丽莎白的疏忽,没有揭露韦克翰的真面目,才使得年輕幼稚的丽迪亚上了当,同韦克翰雙雙逃出军团躲避赌债。达西找到了韦克翰,替他还清了赌债并迫使他同丽迪亚结婚,挽救了丽迪亚和贝内特家的名誉。儘管达西要求保密,但丽迪亚的快嘴和嘉蒂纳太太最终的坦白仍使伊丽莎白了解了實情,並彻底扭转了她对達西的情感。
达西的姨母凯瑟琳夫人威胁伊丽莎白不要答应达西先生的求婚,坚持达西必须娶自己的女儿。伊丽莎白这才发现并明白了即使自己拒绝了达西的第一次求婚,达西仍然爱她。当达西将賓利先生带回乡间,回到简的身邊时(他们很快订婚了),伊丽莎白向达西敞开了心扉,幸福终于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