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孙真人羽化280年后,济南举办了一场“阶级斗争教育展览”,作为“封建迷信、牛鬼蛇神”的实物,孙真人金身被征调去了省会参加展览。让主办方始料未及的是,前来的观者如潮,主办方认为这不仅没有起到破除迷信的作用,反而增长了“封建迷信”,于是举火焚化了孙真人金身。
据清代人宋思仁所撰《泰山述记》云,孙真清是直隶河间府阜城县人,游泰山后留居玉皇阁,修行60多年功成道就。康熙四十年即公元1701年冬天的某一日,孙道士忽然呼唤道徒说:“吾死停于阁内,三年开视,可埋则埋。”说完后就羽化升仙了。
十几年以后,他的徒弟打开棺柩一看,师傅端庄如生,就专门修建了神龛供奉尸身。
又传,清代的乾隆皇帝南巡时来到泰山,恰逢孙道士羽化。当天官府有禁令:一月内不准办丧葬。乾隆皇帝的行宫就建在玉皇阁的南边,孙道士的徒弟万般无奈,就把尸体掩埋在石灰坑中。皇帝离开行宫后,挖出来的尸体则俨然成了一个蜡人。他的徒弟感到非常神奇,认为与道家的尸解之说相符合,就把尸身披上华丽的服饰,头颅进行了修整贴金,腿和脚都裸露着,端坐其中,所以称之为“仙人洞”。
在道教修炼过程中,修证超越三界、长生不死的“真人”为目标,三界内的“天人”虽然寿命很长,但终要遭遇劫数败坏和生老病死,所以三界内的“天人”不是道教修炼的目标。真正的修证,是以超越三界、无有生死、属于“不退转之地”的“四种民天”和三清圣境作为目标的。
飞升三清圣境的真人分三等,能飞升太清仙境的修证为“仙”,能飞升上清真境的修证为“真”,能飞升到玉清圣境的修证为“圣”,其中都细分为九等仙、真、圣。古代时,有许多修道者能肉身成道、白日飞升,后来还有一部分神仙可以透过“尸解”得道,作为天师道的种民,则可以经土户炼形,从而长生、侍奉太平圣君。再后世的道教徒,在世俗理解的“死后”,飞升入四种民天或更高的圣境,修证长生。除此以外,部分神仙得道还可以长留于名山洞府、十洲三岛、海内仙山,隐居于洞天福地之中。在社会发生灾异、苦难时,这些神仙会化为平常人施行救度,著名的“纯阳祖师”吕洞宾仙师就是不断奉行化身度人的至真高仙。
道教在修证羽化后,示现“金身不坏”虽然不能与“白日飞升”的果位相媲美,但也是修行到了很高境界的体现。在历史上,亦有许多案例,如《历代真仙体道通鉴》记载北宋年间有一位叫“蓝方”的道士,他修炼留形驻世的功夫很深,羽化后在金身供奉于潮湿的南岳衡山“招仙观”中,受人顶礼膜拜。武当山,在修复过程中出现了明代的金身真人像。在新中国建立后,陕西、甘肃地区也出现了数位坐缸羽化的道长,皆肉身不腐不烂。四川的著名道教老修行赵永川老仙师,童真出家为黄冠(男性道士的尊称),于公元两千年冬月初九日飞升,鹤龄一百二十六岁,并嘱咐弟子“遗蜕装缸勿葬,三年零六月后开缸再见”并留下一首诗:
我从玄都来,骑鹿临凡土。
天书频频诏,跨鹤归紫府。
与汝诚有缘,几度会太无。
青城同坛戒,庆云论有无。
欲问我来历,道破恐惊俗。
若论再会日,百年后蓬壶。
道教常识问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